9月1日至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华通讯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在兴安盟阿尔山市举办,阿拉善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养驼习俗驼具制作技艺亮相大会。
本次大会以“文旅融合 绿色发展”为主题,推出“千车万人”穿越大兴安岭自驾游、论坛交流、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行动、“非遗+旅游”、度假产品体验等九大活动。蒙古族养驼习俗驼具制作技艺和自治区级传承人敖云其木格在畅游北疆 多彩非遗“非遗+旅游”体验展区进行现场展示交流。
“蒙古族养驼习俗”于2008年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阿拉善左旗的祭驼、阿拉善右旗的赛驼、额济纳旗的驼具制作三部分组成。驼具制作技艺是一项具有系统制作理念和技巧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能。驼具来源于驯驼、牧驼、拉驼、乘驼、护驼等生产、生活需要,具有骑乘、驮用方便、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简洁实用等特征,主要分为绳类和鞍类。绳类包括笼头、缰绳、驼绊等,鞍类分为骑鞍和驮鞍两类。除此之外,驼具还包括鼻棍、驼铃、驼印用具、阉驼用具、驼褡裢等。阿拉善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是我国双峰驼的主产区之一,驼具制作工艺是一项普及性很高的传统技能,包含和渗透了阿拉善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元素,是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阿拉善盟文旅广电局 文物遗产科)